當年還梳著一頭冬菇髮型的古巨基, 稚氣加上天生的陽光笑臉, 唱什麼演什麼彷彿都親切自然, 才廿多歲的後生仔嘛, 對生活, 親情, 朋友與愛情都有各種的懵懂與期盼; 而且在九十年代末古惑仔的市井味開始退潮, 興起回歸純淨做自己的天然風, 他除了高八度的合唱團式唱腔外, 有肉地的面頰又健健康康的外表最適合走文青路線, 從推出第一首粵語歌就是這樣, 那時候還可以在電視上看見他主持娛樂新聞節目呢! 那大概是九四年的事, 三年後古式情歌亦進軍寶島, 發行了首張國語專輯, 主打歌《忘了時間的鐘》還找來了李安修填詞, 讓這首歌充滿了台式風味, 就那幾句「忘了時間的鐘, 滴滴答答不休, 轉啊轉啊轉啊別管我」, 每次總在身心閑適隨風遊走的剎那, 腦海裡便會泛起為片刻的愉悅贈興!
但忘了時間, 是好還是壞呢? 有時候, 我覺得台灣很可怕, 因為這裡就有種讓時間停頓, 讓人遊走於時空交錯的魔力, 在大城市的路上, 在鄉鎮小街的巷弄走著走著, 忽然會被眼前的景象模糊了, 咦, 木構的小平房, 紅磚牆的古宅, 巴洛克風格的排樓, 閩南客家的瓦屋廟堂...在不起眼的角落, 在不經的日子日復日的佇立著, 究竟今夕是何夕呀? 這倒時我迷失於各城鄉縣鎮的經常性原因, 就像那天在新竹美術館裡, 忽然被木板長椅旁一扇木窗框, 從捲簾透進來的餘光迷住, 當然, 我知道身在何處, 只是眼前的這一幕好像讓一切停住, 時光凝固了, 總知就是眩, 也很玄. 馬奎斯的《百年孤寂》經常被形容為魔幻寫實主義的傑作, 但其實怎樣能既魔幻, 但又符合真實呢? 這點我是不能解釋的, 只有在你親身一字一句閱讀過這本獲諾貝爾文學獎巨著後, 才會知道; 同樣在剛過去的兩個星期裡, 我從台灣中部的北港, 沿著跨越縣城的幹線, 移動到虎尾, 鹿港, 豐原, 最後到了新竹這些小鎮慢遊的逆光行程裡, 所看見的生活風貌與歷史人情, 就算沒有台灣著名八點檔連續劇《世間情》般灑狗血的峰迴路轉, 也是夠讓活在不同國度的旅人大開眼界的, 這樣算不算魔幻? 我覺得是呀, 一種只有能放下旅遊天書, 不只追著潮流名店打卡拍照, 或動輒舉手叫計程車才能體會的另類遊歷, 而且最奇異的是, 單是在網絡上面書上看過是不算數的, 要不親自走進去, 迷幻的片刻是不會為你展開的!
旅途上, 我沒有刻意看時間, 因為日與夜在小鎮裡自有天色分曉, 再不然就從街上平民的作息看見平平實實的生活誌; 這次以地方的宗祠廟宇, 以及小城百年歷史為經緯, 每天手機幾乎都會蹦出完成了一萬步的提示, 一雙還算耐用的 Converse 是沒有走破啦, 還堅毅地串連出一幅豐富的人文地圖, 有圖亦有字, 不是作假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