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ly 14, 2019

鏡頭前演.完

多年前, 我看過一齣舞台劇, 橫向型寬闊的舞台就像一個巨大的視框, 毫無保留地把台上的方寸呈現在觀眾前, 無論是台左的一座梳化, 台右的一個書櫃, 還是在台邊任何一角賣力演出的角色面容, 基本上都很清楚的. 就在某一場爭吵戲開始時, 資深的女演員冷冷的挑起事端, 另一個本是歌手的話劇新秀緩緩的回話, 情緒張力越濃, 新秀忽然甩咀」...第一句不流暢, 第二句又口窒, 第三位演員隨劇情加入, 新秀更顯慌亂,忘記台詞四隻大字已然飄盪在半空中; 那是一場描述嚴肅劇情的場口, 千對漆黑的眼珠在同樣昏暗的台下凝視著, 誰也救不了誰, 我記得當時全場鴉雀無聲, 而我也看得心驚膽顫, 心神像縐紙般蹦緊...關我什麼事? 你以為只有台上失神的演員因差點演不下去才會手足無措嗎? 其實眼睜睜看著「NG」畫面, 我們也很尷尬的 - 原來當一些公眾人物(或你認識關係親密的人)在你面前無端崩壞潰爛的時候, 惻隱的本性還是有的.

像這個偶像歌手其實我也不認識, 極其量只是稍稍熟悉他當組合時的好些流行曲, 或看過他的影視作品, 但上了台他便裸身於公眾面前, 當下演什麼角色便理應是什麼模樣, 所以既然是要演舞台劇, 好好的演完整台戲是最基本吧! 忘詞是可以, 但要「執生」, 更要在觀眾有感之前適當補鑊」, 一如驚險電影裡的大橋鐘樓倒塌前被英雄奮力挽回, 才叫世人免於「災難」, 但現實有時也很戲劇性的, 在密不漏風的莊嚴守衛下, 事情還是會有出錯的機會. 報載德國的總理默克爾女士 (Angela Merkel) 在公開場合被發現身體顫抖的情況, 更準確的是, 在她出席歡迎他國元首到訪的檢閱儀式時, 被無數傳媒的攝影機完整地拍下這個無法否認的驚人畫面 - 就是一個全球知名的國家領導人, 在鏡頭前身體竟然失控地震動,「震感可以被看出來, 這也不能說是小事. 一次, 兩次, 還有第三次, 一個月內總理女士在多個場合被發現這個病態, 每次的新聞報導像紀錄片般定格重溫, 再冷感的民眾, 也看得不忍吧! 而片段中的各個儀式, 動輒都維持三五分鐘, 旁邊的其他國家元首其實至為無奈, 斜眼瞄到震動中的總理, 只能袖手旁觀, 因為牽一髮便動全身, 這是國際禮儀中, 忍一忍便過的至高守則.


只能讓事情發生的, 還有現場一眾職員保安與幕僚, 事實是當主角上場獨佔鏡頭時, 除了那些一字不漏只靠貓紙的低智領導, 稍有主見識見與風範的話事人, 那一刻都靠自己, 一字一句或動作表情, 全然是肉身與大腦的反射, 長久以來國際政治普遍的準則是大方得體, 但隨著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出現, 騎呢誇張激動歪論的表現也不是什麼新奇事了, 有些人甚至藉此建立個人風格呢! 但當涉及健康問題, 便不期然多了人道的心腸, 尤其外表像一個樸實卻醒目的婆仔的默克爾, 不能自控的抖動顯然獲得大多數人的同情, 有病是肯定的, 但尊重私隱的德國人都認為總理有公開或保持沉默的權念, 這也是當事人對自己生命抉擇的權利, 鏡頭前從來都是短暫的, 重要的, 是後來的事!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