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nday, March 17, 2019
坐在地上哭的娃
網上隨意亂看, 有篇關於《單身動物園 The Lobster》的影評標題說「...極致荒謬就是真理」, 還記得戲裡的主角因為沒有伴侶, 被安排送進「再教育」基地並需限時完成配對任務, 入住者隨時被指令脫衣服接吻食飯跳舞甚至去森林獵殺單身失敗者, 在 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 的監控下換取更多做人的時間, 因為找不到伴侶, 被要變成動物 - 這是希臘導演 Yorgos Lanthimos 2015年的作品, 因為男主角說做不成人便做龍蝦吧, 所以電影叫 The Lobster, 這才發現, 導演的新作叫 The Favourite, 又是簡而言之的命名, 雖然普羅大眾著眼於貼近庶民影視潮流的宮廷鬥爭這議題上, 但香港就更平庸的譯作《爭寵》了事, 可謂最膚淺的單薄; 可幸英國演員 Olivia Colman 拿了奧斯卡影后, 讓星期三晚的影院裡來了蠻多慕名客, 看著這個以十八世紀英倫王室的故事, 來上一課職場求生記.
Emma Stone 演的落難貴族 Abigail, 一身寒酸地來皇宮求女王最寵幸的公爵夫人(Rachel Weisz 飾), 亦即其表姐收容, 但強勢的表姐一開口便得勢不撓人的串爆, 機靈的 Abigail立即笑臉回應, 順利獲得下人一職, 當下的忍耐, 讓她不容流離失所, 還找到發圍的舞台! 初到貴境, 被戲弄陷害受委屈似乎在所難免, 但下人也會察言觀色, 看看主人的臉色, 看看身邊時局, 發現可利用的敵人, 最最最重要, 還是要發現主人的主人的秘密. 戲裡 Emma Stone 演的女傭, 慌亂得來帶點柔美, 聽話以外卻更多倔強的內心戲, 很喜歡她那些眉頭眼額的小動作, 還有偶爾無大無細的輕蔑地撇咀, 大局彷彿完全掌在手裡; 當然, 這是透過密集觀察轉換成一點心機手段並取得主人信任之後的事, 未真正得勢之前, 還是要應酬一下舊上司吧! 求生的開宗明義, 就像女傭還是公爵夫人身邊侍從時, 政局敵人來游說做間諜時一臉傲氣的申明 "I'm on my side, always! ", 這是最要認清的真理, 誰誰誰到頭來只為自己, 永遠都是! 所以, 有些人懂得侍候主人, 釣鉤一樣拉放適時, 便能為所欲為, 像公爵夫人與奄奄一息的女王, 而 Abigail 則看風駛悝, 一時陪伴射雀, 一時又可以陪玩兔兔, 還可以自殘攤在地上大聲哭換來逆轉勝, 在話事人面前多轉幾圈, 往往是展現存在意義的時機, 在宮廷裡是, 在你公司裡也一樣.
如果有情緒問題的女王不是失心瘋, 說不定沒有識見的 Abigail 不會有躺上主人鳳床的一日...咦, 這不就是奸臣宦官或奸妃娘娘在皇帝耳邊擺佈煽惑的橋段? 所作所為, 都為在險境中求存, 要是沒有這樣無能的主子, 好戲便不成事 - 偏偏, 現實裡像片尾那一抹無奈與委曲求全比比皆是, 究竟「是緣是債是場夢」呢?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