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夜的餐廳裡, 坐滿一家大細, 親朋好友還有含羞的情侶們, 以悠閒的方式拍照留念, 舉杯暢飲, 交換禮物...優閒地享用著豐裕的食物環境音樂與服務, 全然配合節日應有的歡欣, 稱職地在太平盛世裡普天同慶, 這樣, 才算是有意義! 是的, 時間走得太快, 昨天發生的已像歷史般難記, 莫說是上世紀近乎湮沒的史實, 有誰還會想起那一年的平安夜, 滿街是倉皇逃生的人群, 響個不停的災難警報, 緊繃神經的士兵與軍隊, 大樓崩塌破爛不堪的市面, 還有那個即將失守的城市? 黑色聖誕節不是一齣電影名字, 而是真實存在於1941年的歷史, 那時候的回憶, 也許後世不能想像, 但這土地上生活的人, 應該知道.
去年, 有個美國導演自資拍攝一套叫《1941的聖誕》劇情片, 只在香港電影資料館放映數場, 還不准配上中文字幕, 因為電檢處沒審批. 所以, 能看到的還真幸運, 但當然要是有熱血的人會在節日裡感念一下過去悲慘的歲月, 這是十分難得的事! 同樣, 在戰雲密佈的年代, 又怎會只有區區小城遭殃? 艱難時, 不分種族膚色語言, 小人物要活命, 低微也是一樣. 面對匱乏, 一切渴求都是直接的, 顧不了轉彎抹角, 如同飢寒交迫時看見任何熱燙的食物, 不用想也不會想, 只管張開咀便直往喉嚨送, 因為太餓了, 那是生死攸關! 電影《讀愛 The Reader》裡 Kate Winslet 飾演的漢娜, 對知識的需要, 不也是一樣嗎? 在戰後的德國, 她過著謹言慎行的日子, 遇上率真的少年米高, 躍躍的分享精彩的文字世界, 霎時燃起了她對世界的好奇; 所以, 她像老師般引領米高探索情愛性慾, 為的是換來為她朗讀一段又一段文學經典裡的甜酸苦辣, 原來, 世界除了苦難, 還有令人動情的故事!
電影名字顯淺地從此而來, 但故事重點, 其實是八年後米高長成法律系大學生, 而漢娜卻是法庭上納粹戰爭犯, 因為她曾經做過集中營的看守員! 經歷過震撼的情感教育, 在這種情況下的重遇, 讓米高坐立不安, 尤其在法理與道德仍然模糊的社會裡, 他知道的秘密, 卻是漢娜寧願承擔所謂的罪行, 仍不願在大庭廣眾下承認的事實, 直至成為收藏彼此心底的一個解不開的結...他們終究相認, 但錯過了, 便回不去, 從來在歷史洪流裡總是有很多錯恨難翻的事情! 那個不得已的年代, 沒有什麼值得留戀, 就只有關切的讀故事聲音, 留存下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