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February 15, 2007

民食系 - 新年桔

農曆新年的主角,最應該由一盆金黃亮澤、果實旺盛的新年桔來擔任。

年廿一開始,已見花店商販準備水仙蓮花桃花等賀年鮮花蓄勢待售,當然不少得「駕勢」的年桔 ─ 一盆盆吊著嫩細金桔的處子,放在街上路旁或吉鋪暫時棲身,就像等待恩客賞識的「企街」。不過,它是意頭之物,它的出現代表新春喜慶,洋行商賈最愛勢頭與門面,因此大小公司喜歡擺放年桔坐陣,就連「豪」得起的平民百姓,也會托一盆回家,就是親友拜年的焦點所在。

但桔本身是全年無休的,既稱四季桔,也是新年前後的象徵,如果將桔看待成橙科水果,也就更了解它的平易近人。相信你我也試過喉嚨腫痛、吞嚥艱難甚至牙肉發炎,這時一樽用上「時間」練製的鹹柑桔,就是苦海裡的救星。《神農本草經》裡說,桔皮有「去風理嗽,下去通神」之效,食用更可消痰消炎;平常為了入口容易,也會佐以蜜糖,是為茶餐廳也有侍奉的柑桔蜜。一杯滾燙的桔蜜,酸甜混和卻帶有喝藥荼的感覺,就像熱薑蜜一樣,都是有病才要點的。

一般情況,我不會對著一盆年桔隨摘隨吃,即使知道它有維他命C,又是涼熱(底)人士皆宜,但總有宜看不宜吃的偏見,最終看著它被收割入樽,還傾倒大量白雪雪的鹽粒包圍,其實情景也頗壯麗。直到天荒地老,當有需要的時候從廚櫃角落拿出來,已經面目全非;不過據說還有一種比較亮麗的調製,讓金桔的待遇高雅些:

將金桔洗淨曬乾,然後切開去核,再將金桔皮用滾水泡脫外皮澀味酸味及去油;經過三脫的桔皮已經淨身,再混和桔肉及調味料:包括菠蘿茸、麥芽糖及少量糖鹽與水,慢火煮成醬至濃稠,便可攤涼成為金桔醬。顏色金黃討好,味道也酸中帶租甜,還帶點點甘香的特別,看來比起什麼橙皮醬檸檬醬柑橘醬,甚至士多啤梨醬藍梅醬更多幾分性格,或許就是愛它有多重態度,既可點綴又有實效,買來更化算!

1 comment:

Anonymous said...

den哥,做乜咁耐唔寫blog?

估唔到你識整"金桔醬"woo!

新年快樂,豬年行大運,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