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03, 2025

尖咀只有一個海運

是從何時開始,尖沙咀的廣東道變成「閒人勿近」的代名詞?大概是千禧年前後吧,但年份的四位數字,對某些人來說根本毫無概念,例如 20XX 年後才出世的小朋友們,就連疫情都只有新冠定義,又例如記憶體失能的某類大人,也會自我調節骨骼與肉身,讓精神狀態停留在靈魂失落的境界,什麼世代的往事,對他們來說,比起過著優哉悠哉能「多買一隻錶」的生活,一點都不重要。所以,何年何月便不要說了,歷史教科書有的年份,都不過是過眼雲煙的索引頁;就像尖沙咀碼頭縱然擠滿人頭,但與中環維港的雅致卻消失殆盡,海港城一帶的名店繼續門高狗大,但只有行過路過賊頭賊面的貴客才偶爾來打卡巡視,還有那個前水警總部活化後的數字商場...噢,是千禧後的城市醜物,一如其他本城荒廢浪費古物古蹟的憤例,在本城人的生活歷史裡沒任何地位。

當然,這一條常見有拖著行李箱橫行或三兩結伴粗聲闊談遊走過客的街道,仍然是附近打工族必須走過的日常大街,人流沒兩樣,但上班族會在工作時間以外,回去上班的區域消閑娛樂嗎?會從天水圍大埔牛頭角或將軍澳重返曾經輝煌閃爍的尖咀遊玩嗎?尖東沒落了,連帶所謂尖沙咀的高尚效應也大打折扣,還記得從前的麗晶與喜來登?新世界百貨與 SOGO?換來的 K11 就像個妖艷的花瓶,終日在原地騷首弄姿顧盼自憐,惹來的就只有膚淺與俗氣,這樣的環境能造就怎樣的尖沙咀?燈飾不再,沒法重回光芒四射的華麗時代,坐落在海運大廈的海運戲院也一樣。因為從前的嘉禾影業,千禧年後意興闌珊,還談什麼黃金製作,當然是及早離場,把生意賣給現在的橙天嘉禾,這間龍頭戲院還能多捱十幾年,這大陸富商也算有情意了;集體回憶?情意結?沒感情也不會有共鳴,這是抹去回憶的最有效方法...或者,根本從沒發生過,又怎會是後世新一代的回憶,他們沒見過有千個座位的分1層大戲院,沒見過巨大銀幕在全院燈光一滅後的光影震撼,沒見過賣票大堂與戲院門口過百觀眾等候入場的城市生活現場...再說什麼也是徒然。

唯有建議,沒見過的小朋友自己上網找,那些舊相片舊影片不是 AI 作假的,但動作要快喔,誰知道什麼時候又來資訊清洗...可幸以上種種,仍現活在沒人能奪去的回憶裡。

圖片來源港生活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