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ne 17, 2024

大媽症候群

是什麼時間開始,「大媽」這個稱呼與 俗不可耐 令人厭惡」等劃上等號? 

不是嗎? 也無須轉彎抹角了吧! 大家可以不認同, 但對醜陋現實也不用勉強持平了. 從小我們只學會叫「阿媽」,「老媽」,「媽子」,「媽打」甚至洋化點的「媽咪」, 除非閣下父親妻妾成群, 或有特殊的家庭關係, 大與小只用於輩份與地位的區分, 香港成長的小孩應該不會沒由來的叫自己阿媽做「大媽」吧...當然, 時而勢易, 江山由誰來作主,「大」自然成了主子, 尤其在「自由行」橫空降世後, 拖著著篋擺著腰揮著手, 還有扯著嗓門聯群結黨大媽群在十八區招遙遊街, 這景象便被成為港人的集體回憶. 這樣說, 強國的背景似乎成了她們的標記, 但事實上, 廣場上的「大媽」漸漸融和在通菜街或屯門公園裡的師奶們(相反亦然), 從她們的神態表情行為舉止與服飾打扮, 開始有變種轉化的跡象 ─ 你沒看見六月佔據維園搞市集嘉年華的同鄉會阿姨們嗎? 是祖國大媽還是拿些贈些贈品便高興得很的師奶, 已經說不清了. 不過, 大媽氣勢近年大不如前, 也許可以跳舞的廣場隨時被封, 又沒有財力隨意跳出世界, 這便被韓國阿朱媽搶到機會了.

韓風席捲全世界, 或多或少也讓大韓民族面上叼光, 在他們主觀意識上, 像天團組合BlackPink或BTS可以到處橫行; 疫情後重返台灣或最近的日本行, 不約而同發現分佈機場商場食肆景點的遊客大宗, 不是講廣東話或北京腔, 更不可能是貧窮的歐美洋人, 而是男的孔武有力女的濃妝呆臉的韓國團! 最近南韓仁川有健身室貼出告示:「嚴禁大媽入內」, 還附「只許有修養和優雅的女士」, 報道一出當然惹起熱議, 我卻想起旅程中每逢遇上這些「韓團, 他們總喜歡高聲與撥開人群的「買相, 年輕的韓男韓女也還有點面皮, 但一臉惡相的大叔與個個渾圓捲髮的阿朱媽卻無視別人, 遇有阻礙便「推進, 氣勢尤如農民示威或抗議, 一臉理所當然的擺爛, 直讓他們獨得世上最粗野民族的美譽. 回到健身室新聞, 店主羅列大媽們的「惡行」, 手指控她們佔用浴室洗自家衣食服, 又偷店裡的毛巾肥皂, 還閒坐一堆(即不是進行正常的健身活動)對其他年輕女客評頭品足芸芸...喔, 看來這些大媽是寓工作(洗衫?)於娛樂(偷東西?), 寓打卡(扮運動?)於八卦(聊是非), 甚至寓聯誼(與一眾同輩)於說三道四(針對不順眼的女子), 但店主發聲, 其實已表明那個族群才是他的菜! 人們集中討論告示上血紅大字的內容, 卻沒人非議小家的那些黑字細字 ─ 只許有修養和優雅的女士? 如何定奪來者是否粗魯無品? 不少男士比愛化妝與易容的韓女更細緻斯文, 他們也要拒之門外? 究竟這是社會歧視, 還是另一齣低俗喜劇?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