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10, 2015

香港一日遊

星期天一早, 車箱裡迎面而來都是異國外傭, 她們有各自的嘰嘰喳喳, 再加上花枝招展的氣場, 相比其他呆若木納的乘客, 她們更能肆無忌憚的享受每週最自由歡愉的時光, 充分體驗這個走華洋雜處路線的城市 ─「國際化」的一面. 台灣的朋友看見這些開開心心的外傭, 也知道她們在中環各處「架床叠屋」的奇事, 笑說也許要拍張照給朋友引證一下; 我說三十多萬的外傭, 在中環, 在灣仔, 在北角, 也許在荃灣, 觀塘, 以至大埔粉嶺亦無處不在, 也真的不用少見多怪. 畢竟, 沿途各站圍繞在身邊都是她們的朋友, 直到深水埗.

帶朋友遊玩香港, 不是我擅長的行為. 除了山頂, 離島, 樂園, 市區還有什麼好逛的? 我們都不是購物一族, 也不要再擠往銅鑼灣與尖沙咀, 所以第一站是美荷樓. 自兩年前開幕以來都沒來過, 那天早上沒見幾個外國旅客, 反而一團團港客在興致勃勃的話當年; 對, 特意讓朋友看看六十年代的徙置房屋模樣, 在那小型但尚算精緻的博物館, 最吸引的是一間間仿造舊房單位, 想像那些簡樸的日子. 不到一小時後, 已經坐在附設而懷舊裝潢的呼吸cafe; 這是預定的行程, 但我不知道的是, 一份「懶人早餐」(即Brunch)叫價八十多港元, 算為三百多台幣的朋友便說「這裡也不便宜喔」─ 還好只托我點了一壺花茶(三十多元), 如親自下單還要領受「面黑黑」的店員服務, 更加不明所以!

走回車站, 途經桂林街與福榮街一帶的市況, 各式民生小店與露天雜貨攤位, 這不就是地道的市井文化嗎? 朋友不以為然, 原來之前去過女人街, 總結是一個「逼」字; 而且台灣的夜市聞名中外, 還要來香港看嗎? 然後第二站是「九龍城書節」. 從樂富站出來, 繞了一大圈才找到兆基創意書院, 只怪自己不熟路, 也真的有點丟臉啦! 也是有好幾年沒來過, 心想這類民間藝文活動, 特別向朋友推介一下; 校園裡擺滿賣書的, 手作工藝的, 有機農產品的, 甚至宣傳愛護動物的地攤, 全賴活潑好客的年輕檔主熱情呼喚, 讓場內氣氛還不錯. 繼續往樓上課室看, 更多賣著各式各樣, 有自家製也有進口的精品飾物與布藝皮革等物品, 朋友作為設計師, 淡淡然逐一逛過; 臨走前反而對公平棧的有機小吃有興趣, 而我想, 最讓朋友好奇的, 應該是學校正對面一大片開揚的墳場景觀吧!

還未到晚餐時間, 朋友想逛逛書店, 想起旺角的樓上鋪, 唯有「冒死」往人山人海去. 途中, 朋友問起是否有樓上書店老闆早前在大陸失蹤的新聞, 呀...原來傳到台灣了! 應該慶幸的是, 今天還有田園與樂文繼續開門營業, 打書釘期間, 仍見普通話同胞來問書, 以至一整條西洋菜街滿滿的自由行人潮...Well, 香港還是跟深圳或廣州不同! 最後一站, 忽然想起西灣河太安樓, 其實完全因為打死也不想在旺角晚飯, 這一念之間, 卻竟促成當天最有賣點的Ending!

從旺角過海, 終於擺脫鐵路坐上巴士, 繼續逼但點對點的路程是這個城市的公共交通體系中最寶貴的一環, 一下車便可鑽進太安樓這個小夜市了. 經過一檔又一檔冒著白煙食味充沛的地道小吃攤子, 已經目不暇給, 那些大排長龍的街坊熱情, 朋友顯然地終於感受到「港式生活」的滋味, 而我們目的地是林記車仔麵: 一枱面的各式麵食, 配料菜式食材, 貨如輪轉式的煮賣過程...朋友吃著那碗豬紅大腸鳳爪濃汁粗麵, 旁觀著隔鄰粉麵火鍋店門口的菜單黑板, 說之前沒看過那款「榨菜肉餅飯」, 我想...這一天的「導遊」工作合格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