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ugust 19, 2019

熱哄哄的熱狗包

年多前, 家附近開了一間新派的輕食與飲料店, 以木色系裝潢配玻璃門窗設計, 後鋪是廚房與烘焙室, 中間隨著飲料製作間與前枱點餐處, 而不到百呎的前堂就意思意思的放了兩組桌椅, 連同靠牆一邊的木板托架讓客人用餐流連, 人少時尚算舒服, 人一多便轉身不下, 走日式迷你食堂風格. 門外就靠懸在窗前的燈箱式餐牌, 讓人知道葫蘆裡是什麼藥 - 啊, 原來又是珍珠奶茶的變種, 但沒所謂, 這裡比市面上爭相販賣手搖飲料的店清靜, 不像街邊那些服務站式的櫃檯前一片雜亂 - 我總覺得賣個飲料有需要這樣街市式擁擠嗎? 這裡感覺有尊嚴得多! 可惜, 試過一兩次, 點了一杯熱珍奶, 來的卻是微暖甚至室溫的飲料, 黑沉沉的珍珠可卻十分足料, 但溫溫吞吞最是大忌, 小店的其他出品可能出色, 但有時就會把細節漏掉, 讓人壞了印象.

那天接近午飯尾聲, 心想再給機會試試看吧. 果然, 在混雜住宅與商廈的小區裡, 這裡人氣其實不錯, 有一個人來用餐的上班族, 也有結伴來買果茶外賣的少女們, 年輕朋友固然為主; 十多款飲料除了珍奶, 還有不同風味調配出的抹茶果茶與梳打, 而主打的, 卻原來是自家烘製的出品 - 用日本麵粉與天然酵母烘培的長條型熱狗包, 難怪深長的店舖把一半空間分給了自家工場, 就為製作據說日賣100個脆口鬆軟的招牌包. 餐牌上印了九款塞滿餡料, 視覺惹味的三文治選擇: 巴東咖哩牛肉, 黑豚肉炒麵, 芝士肉醬珍寶腸, 牛油果蓉吞拿魚, 還有最平實的薯仔沙律口味, 套餐還搭小包薯條或南瓜薯餅, 與基本飲品, 平均四五十元, 在附近動輒收近百元一份西式便當, 半百一個碟頭飯麵餐的環境下, 這裡算是良心小店了. 不過, 時代轉變下的老區, 這個前身是中式藥房的時尚小店, 在四週餐廳酒吧酒店與專為老外而設的服務式公寓連年進駐的地區脈絡下, 擠身於這新潮的飲食地圖自是無可厚非, 但對老街坊來說卻是無奈的物換星移, 甚至讓人掉進燭影殘年的嘆謂! 就吃著那個熱烘烘的三文治時, 看見有個婆婆走到櫃檯前端詳一會, 然後與店員對答著, 隱約的聽到像詢問餐點是怎樣搭配呀, 口味有什麼呀, 最後是價錢...婆婆想了一想, 客氣的說:「啊...咁下次先啦, 唔該哂!」, 便離開了. 也許, 很多人天天喝三四十元一杯連鎖店咖啡是閒事, 但很多人不是所有人, 尤其每當夜裡還仍然有不少蹣跚地推著紙皮的老人身影在我們城中出現, 有誰想過他們可能也想嚐一口香醇的 coffee latte, 咬一啖新鮮滋味的combo sandwich 呢?

香港的街頭, 是什麼時候變成三步一地產鋪, 五步一藥房奶粉店, 這邊是廉價庸俗的酒店, 那邊是高級但狹小的貴價外國人住宅的模樣, 追問已是枉法, 事實是傳統社區被時尚與商機割裂, 開出一道身份地位與金錢專屬的異地風景, 讓對地方沒有感情的過客空降與踐踏, 擠出所謂悠閒的理想新生活, 抬高身(地)價, 也同時把舊街坊抬走...噢不, 那有這樣禮貌, 消費不起自然沒顏面繼續留守, 但願所有人都能練就特首高官一副厚面皮, 那便你有你高貴, 我有我草根的互不干涉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