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的觀念, 是逢年過節為讓辛勞整年的自己得到回報, 才會興起與親友出外暢遊的念頭, 只要是離家渡宿的(長洲露營當然不算)又要買上船票火車票飛機票的, 都是一件重要的事, 與今天一眾隨時起行「回鄉下」的自由一族, 完全是相隔了好幾個世紀的鴻溝. 既然想飛就飛, 機票與住宿都在彈指之間十分鐘內搞掂, 而且信用卡找數, 對很多人來說錢便不是個(即時)問題, 即使也愛格價, 但大多是姿態, 像每逢新年來港消費的同胞們總會豪邁地說:「預計駛萬靈蚊啦...」, 其實人人口袋總有餘裕, 只要玩得盡興, 尤其在物價低的地方, 還不當皇上? 誰要「就住就住」呀!
這不就是我們經常揶揄強國人的土豪行為與心態嗎? 香港人自己去泰國台灣或日韓朝拜的時候, 會否也會不期然也流露出幾分傲慢優越的咀臉呢? 有時候, 並不一定要在別人的名店頤指氣使地大把大把消費才叫俗氣, 我們的年度暢銷書榜上只見各式旅遊書刊, 其實也反映一是出版業只會見市場的風駛艃, 二就是大多數人只會追潮流在世界地圖上挑選旅遊地, 按圖索驥的一窩蜂去吃喝血拼, 買買買的潛台詞就是我們有的是錢, 以最便捷的方法瞬間消費, 滿足一時路過的旅客種種想像的慾望. 這有錯嗎? 我來幫襯帶動你們的經濟欸...但我總覺得, 旅遊行為不只是淺陋的消費, 越來越多人擁有付得起的「囂張」, 便忘記旅途中懂得適度節制與節省的價值.
那天在書店看見 Lonely Planet 出版的《終極省錢世界之旅:全球免費旅行清單》, 陽光繽紛的封面讓人忍不住看看有什麼「筍野」. 由全球全職旅人推介65個城市的免費景點, 離不開花園, 大橋, 公墓, 教堂, 海灘, 博物館, 美術館, 戶外音樂會, 市集等等, 與其說是免費, 不如說是城市裡一些開放的公共空間, 只要找到, 便可獲得異國體驗, 也許, 就只有書名副題 "The Best Things In Life Are Free" 最正確: 讓人留連忘返的旅程, 是一段又一段在異國街頭裡全神貫注的探索與遊蕩閒散的經歷!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