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06, 2018

遺留下的雅致

從台北的北門捷運站出來, 沿著塔城街往大稻埕方向, 從日到夜在路上總會碰見前往迪化街的遊客, 白天看百年古蹟街區, 晚上重溫酒酣耳熱的繁華, 在淡水河旁的大稻埕碼頭, 映照著這一片混雜各國來訪的人潮, 雖說不上夜夜笙歌, 但絕對是十分成功地, 讓老城舊街的人文歷史跨時代地活化重生; 遊客絡繹不絕, 就像東方三王去伯利恆拜見耶穌基督一樣, 人人抱著潮聖的好奇, 可謂對台北市觀光業貢獻良多, 在這裡, 南北雜貨店與傳統市場, 酒館咖啡店與文創設計小店林立, 包裝懷舊然後銷售格調, 遊人樂於品嚐, 也就化成高雄市日思夜想的經濟效益!


這幅是台灣日治時在大稻埕出生的畫家郭雪湖名作《南街殷賑》, 鮮活地描繪當年的節慶熱鬧. 曾經在農曆年前的日子, 我在這區小住一星期, 親眼見證這裡化身成像香港年宵市場後的萬人空巷, 當然, 這是城市標誌性的民生景像, 但我對摩肩接踵並無喜好, 所以走過一段迪化街後, 便轉往碼頭方向, 霎時間像走進另一個世界, 人潮全然消失 - 真的, 只不過橫街而已, 便回歸居民日常巷弄的平靜, 也因為碼頭旁是高速公路, 沒有遊客感興趣. 但從河北路一段往回走, 便會看見昔日鹿港富商辜顯榮的故居, 隱身在一截內街裡 - 那是三層高的閩式夾雜西式建築風格的古宅, 曾是20世紀初辜氏家族的鹽館與住家, 歲月更迭沒有讓古蹟沒落, 今天夾雜在四周民居之中, 依然格外有氣派. 有趣的是, 故居現成辜氏後人創辦的幼稚園, 蹦蹦跳的孩子在歷史氛圍裡感念成長, 認識世界, 也是意味深長!

有次在附近的保安街, 發現街角豎立著龐然巨物, 延綿不斷的紅磚瓦面原來是整整一大座巴洛克三層建築, 門牌還刻上古蹟歷史 - 這裡是當年金泰享商行老闆葉金塗古宅, 外牆的精緻浮雕, 拱式門窗, 洗石子柱頭花與三角山牆配圓柱等成為街頭上優雅的風景; 大宅內現今是泛著鵝黃暖和氣氛的星巴克咖啡店, 無論是店外簷篷下的餐桌, 還是沿仿木樓梯轉上樓上的雅座, 那一刻, 很想在這裡住下來, 天天閒坐在靠窗的角落, 遙望街外流動的大城小景!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