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南的時候, 用雙腳來認識這個城市, 比起在台灣其他主要城市來得更加重要, 因為(暫時)沒有捷運(即地鐵), 市內只有公共巴士(與的士), 車站與班次遠比台北及高雄疏落, 不時會看見三三兩兩或一個人的自由行, 邊拿地圖(也是手機啦)邊看沿途的巷弄風景; 就像位於中西區民權路的吳園, 一座清道光年時期地方仕紳自建的別墅, 就這樣錯落在四周的商廈與新式百貨之間, 幽靜的街區與轉個彎便是休憩娛樂的氛圍一樣搭配, 能夠與古物古蹟兼容並存, 城市裡泛起古意盎然的恬靜, 這不就是美麗的風景嗎?
當然, 遊客也可到名牌景點一遊, 像民族路上的赤崁樓, 附近的古廟以至林百貨, 街區附近為迎接遊客而來的各種小食店仍是熱鬧齊備; 但比起每天一輛又一輛旅遊車進駐的中心點, 我更喜歡坐公車渡橋往東區, 剛好在德安百貨門口下車, 隔鄰便是八十年代風格的台南文化中心, 平房式的表演劇場與展覽廳, 與開放式的露天平台及漁池相連著, 還有毫不奢華的戶外舞台與一大片慷慨的公共空間給民眾作息閒坐; 隔著中華路, 對面又是綠意庭園, 拱橋前一處圓環盆地, 豎起公園由來的紀念牌 - 在台灣宣教六十年的英籍巴克禮(Thomas Barclay)傳教士...走在這個從前被荒棄成垃圾場, 如今被轉化為樹蔭成群庭台湖泊相連的巴克禮紀念公園, 感受著雲淡風輕的空氣, 從前是如何走來的, 像巴克禮博士的一生, 又是另一個故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