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y 22, 2010

出醜

從沒試過在人前出醜、尷尬失控、一片空白,總之衰到想「搵窿捐」 ─ 就在這大半年內,通通給我遇上了。

也許,這只是我個人的有病呻吟,但從事「表演」事業的人都知道,台上失手是最為蒙羞的事,至少對當事人來說。前天走進直播室做節目的時候,是拖著一副身心疲累的軀殼;平常的時候能夠說話便好了,聲音也可裝出精神來,但那朝早喉嚨像包了十八張沙紙,近乎失聲的情況演活了「開不了口」,簡單如報時都不堪入耳,在咪前說了第一句便暗忖「完了」!這樣的爛聲也可以開咪?即時那種死撐後心虛的感覺,生怕隨時有高層走進來拉我離開 ─ 真的,我曾經羞愧得這樣想過;控制員可能也嚇到不敢說話,我唯有每說一次話再吸一大啖氣,沙啞地渡過四小時咪前恐懼。我不是每天都要開咪,偏偏就在「需要」的時候,便出事。

如果聲音沒有問題,其他準備都有了,那還有什麼可以出狀況?多得工作上的朋友介紹,早前主持一個活動;雖然是沉悶無比呆板沒趣的說教節目,但ok,原則是只要做得到,而且早料到過程中總有些張三李四來指手劃腳,例如某某口氣像總司令般叫我負責台上嘉賓座位安排(正確點是吩咐我要確定有關安排)、又或者某某嘉賓不滿介紹出錯,臨場「指示」要這樣那樣,ok,都是手板眼見功夫,但最最最不ok的是,台下的改動沒有通知台上的主持。在完場前的大合唱,原來嘉賓不上來了,幸好還未開口,可是其他的團體卻坐著不動,然後台上的人甚至沒有歌詞(可能根本不知道上來做什麼) ,音樂響起了但沒人和唱,我拿著僅有的歌詞硬要旁邊的小弟弟唱,自己還是要領唱起來,但我不是陳奕迅,終於領會迫上梁山的心情,後邊還有人走上台搶咪唱另一首歌,已經是另一段見步行步的無奈了。

台下怎樣爛,現場金晴火眼的觀眾是不知道的,大家只看見台上的狼狽,在另一個音樂會上,同樣是出了場才知道情況有變:突然要說英文、該出場的失了踪、後台沒有支援、給的資料還錯了……可以怎麼辦?工作人員都心知肚明,完事檢討時才各懷心事,但台上的醜,我已經出了,無端白事蒙的羞,誰也彌補不了!

就在最沮喪的時候,只有劉美君的《雪泥》才能止痛。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