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anuary 02, 2009

無「辛」假期

還記得,上一次的假期是怎樣的?

身邊的朋友都好像患上了「假期不敏感症」,每天工作如常,吃喝睡拉也跟著工種與環境繼續周旋,就是很少聽到他們對假期蒞臨的期待;從前打工仔的咀邊,總是掛著「快D有假放啦!」這類稍微放任的戲言,轉頭便又高高興興的重回崗位 ─ 也許你對高高興興這四個字會特別敏感,留意,我是說從前呢!現在朋友們都不會洩露半點心聲,是人人熱衷工作願意委身公司、還是因為長年累月對工作職位與生活「未雨綢繆」式的惶恐,已經沒有「假期」這個久違了的概念呢?

什麼時候開始,我們都默默工作、默默生活、甚至默默地放假?一切應有的愉悅與感覺好像都煙消雲散,放過長期的人都知道,假期前的工作都是排山倒海的,假期前總有不同的麻煩問題跑出來的,甚至,假期前要為假期時的工作預先做妥,才有機會在「假期」時有頓安樂茶飯!這是為什麼呢?放假的定義是人不在,工作先放一邊、還是人不在,工作仍需繼續?什麼事情,需要一刻也停不下來的心思精神與人力去延續運行呢!為了要與地球轉動同步,我們還要多加一秒給人類使用,難怪慢下來的人,常被人說「阻住地球轉」!

老實說,開始假期就等如開展新工作,需要一些準備與適應。不是嗎?天天慣常的習慣與行徑,如要轉變也有點不自然:例如每天回公司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看電郵與覆電郵,一雙手的依歸是滑鼠與鍵盤,又或每天準時1點正到街上摩肩接踵,吃一頓擠迫的油膩快餐;一旦不用上班,雙手不接觸電腦便不安心,在家裡閑蕩好像欠缺什麼,唯一不用上街「等位食lunch」這回事,應該不會有人掛念吧!到底有沒有人會「miss番工」呢?而且他們是喜歡那份工作,還是說穿了,只是那套上班的既定程序,讓生活沒那麼寂寞呢?

我想,真正的生活,只會在沒有工作的時候 ─ 當沒有依據寄託憑藉安全空間可以靠倚時,就是面對自己的最好時機。

生活配樂:找自己 (陶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