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ne 23, 2024

ALL...NOT WELL

上個月趁平日假期, 走到柴灣某舊商場的街坊戲院看早場, 還未到10點狹小的大堂便有十數人等候, 難得一見的現象吧, 原來是拜那齣《九龍城寨之圍城》所賜, 口碑與人氣剛冒出來, 由古生帶領的幾位青壯年男主角又日日見報, 就連當年的「亞太」男歌手兼電視台小生林峯亦再次入屋, 除了血氣方剛的男觀眾外, 亦引得一眾師奶姐姐們心癢癢, 就像在放映另一齣電影的映廳裡橫掃前後兩行聯誼歡聚的阿嬸們, 開場前不忘討論這齣人氣之作...「老公鍾意吖嘛, 打打打幾過癮!」又或「我都想睇多次, 呵呵呵...哎, 一陣幾點去中心聽講座話?」, 盡顯這群終日流連酒樓商場戲院與社區中心的長者們」對娛樂潮流的觸角.

好明顯, 我沒有她們對當下潮流的熱情共鳴, 趕上這早場也是無可奈何, 因為這齣另一套電影 ─《從今以後》每天就只有那一場, 亦非各區戲院都有檔期, 可想而知電影的預設市場有多偏門; 如今獲編排在早場放映, 還能吸引每朝悠閒的長輩花廿蚊來消磨時間, 要不然票房可能比數百萬還難看. 記者問導演有何感想, 斯文隨和的楊曜愷只能含蓄地說票房是比預期中有落差, 又碰巧遇上全城擁抱的「城寨情懷」, 檔期聲勢與觀眾反應都不似預期芸芸...當然啦, 難道公開直言「觀眾咪就係鍾意官能刺激, 一味打打殺殺無文化囉」, 甚至歸咎「小眾同志文化」不比「香港歷史保育」的議題更易擄獲人心? 真話即使是事實, 但有時也不必(或無用)明言, 講述兩個中老年女同志, 因其中一人突然離世引發遺產承繼與家庭關係的生活風波, 本來就不是普羅大眾會明白同理的事, 更可況期望獲得商業計算的票房成績? 不是說本土議題或港式情懷有市場? 其實近年一連串為人討論的港產片, 像《窄路微塵》或《白日之下》, 是講的人多, 但真正入場的少, 電影是為社會發聲啊, 但一般平凡噤聲的普通人, 實情只想繼續吃喝玩樂過自己的日子, 沒有想要在漆黑的兩小時直面人性的陰黑, 過億票房的《毒舌大狀》卻不同, 黃子華對抗的是強權與土豪, 對大眾來說這些是「共同敵人」, 能夠在戲院裡沒成本地一吐怨氣, 當然大快人心亦大受歡迎.

我想起早前日本男星役所廣司主演的《新活日常》, 同樣是日復日起居日常穿過大街小巷的生活紀錄, 沉默寡言的主角帶著一種既神聖又謙恭的氣場, 把各種過去現在的日常整整齊齊的收納起來, 縱然也是傷痕累累, 但不張揚份外令人憩靜; 但《從今以後》的所謂日常是充滿著「暗湧」, 也許電影開首對兩口子慢條斯理沖咖啡, 分吃白粥油炸鬼的感情意識浪漫描畫, 才最突顯了人為的做作與突兀感.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