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麻將,當然也有一副牌、四人對決、摸「牌」食出等元素;抵死的是,「碰」與「上」的不是筒索萬或花,而是一隻隻色相鮮艷的壽司與卷物:拖羅、北寄貝、吞拿魚、三文魚、鰻魚、甜蛋與醋黃魚,應有盡有。眾人興奮的抽出一副雜錦併盤,輪流摸索,併湊再更換,等候叫糊,再對照遊戲餐牌上食糊組合的價目,便贏錢。玩過幾輪,塑膠壽司繼續可愛,眾人開始冷待,畢竟噱頭罷了。
反之市面上的壽司料理店,依然是港人的「飛弗士」。早前《Hongkong Walker》便做了24頁的壽司專題,高中低檔的選擇鉅細無遺;原來在六星酒店的名牌料理,一件精心雕琢的鮮嫩壽司,竟要過百元,沒錯,是一件,醋飯上的矜貴,來自那末切碎的拖羅魚腩加海膽及三文魚籽 ─ 甚至不是一塊實在的魚片!不過,身價自有市場來扶持,富豪貴族追求的,不能與街坊迴轉店內狼吞虎咽的食相相比,在充滿貴氣的裝潢與空間內,吃精緻,是身份的象徵。在日本街頭,百姓對一件壽司的消費來得簡易,走進門外掛上寫著「鮨」字帆布的料理店,望著店家鋪滿新鮮食材的櫃台,隨意來客即造壽司;師傅熟練的挑起一段魚塊,一削、一捏一按,就是他們的家常主食。
要求,都是在基本需要充分滿足後才有資格出現的,所以我們在街頭巷尾的迴轉壽司店,不會理會師傅是否用三手來握壽司,甚至只要三文魚或拖羅大大件夾抵食,就算那「舊」飯是倒模做的也不緊要,大眾只為一嚐東瀛風味,款式多出品快,才夠飽,最好還有山葵(Wasabi)醬汁醮個夠、綠茶任飲,這,就是原始需要!
1 comment:
唔好意思呀, 今年很忙, 忙記了祝你生日快樂!不過, 我想你也快樂吧, 起碼收到特別的禮物呢!祝你日日都開心,笑口常開!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