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家族有傳統習慣,否則我相信大部份現代人都是吃西藥大的,當然,泛指傷風咳嗽發熱頭暈這些街坊小病 ─ 到樓下診所掛號,等木無表情的姑娘遞上探熱針、讓醫生聽心跳看喉嚨,然後領著五顏六色藥丸藥水垂死地回家,從小到大對西醫診所,就是這種印象。
不過,長大了便知道世界上其實還有中醫藥,百子櫃裝載的花花草草比起藥丸款式有過之而無及,只是無從知道,什麼藥材可以怎樣吃法,說來好像食材一樣,尋常於百姓菜餚當中。早前試看醫師的診治,結果在10分鐘之內,得到老醫師的脈診、幾句問題、以及一個看似悠閒半天有點眼旽的呵欠,便拿著處方領藥。
某程度上,這比預期中少了很多細節:沒有像看掌相命理般鑑貌辨色(啊!追問時曾勉強說面色蒼白),也欠缺五臟六腑氣脈色相運作如何的診斷,甚至藥理與身體調理的解說與分析也欠奉,我只拿著足足處贈20種藥材的清單,期待一包包代煎中藥沖劑。為何需要20種藥材,不知道,姑娘隨意瞄瞄藥單:「是啊,多需保藥嘛,你睡眠不好,要寧神安神嘛!」─ 保藥?只認得大棗、党參、桔梗等名字,但都不似是貴重貨色,主要分量嘛,是其他。於是查看吃了什麼:
熟磁石 - 能穩定心律、安神益智
夜交藤 – 又名首烏藤,祛風通絡、養心安神
珍珠母 - 鎮靜定驚、強心安神,還抗過敏,還有最民間傳奇的名字
神曲 – 能消食和胃、驅暑化濕
名字需怪異,但功效最平實。說到底,平安心是否就是靜心安神的自然靈藥?
1 comment:
你竟然看到醫師寫的字? 真好眼力呀!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