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雙月兼閏月,新人爭相註冊,今年市道興旺,婚嫁消息繼續此起彼落,你今年收到多少個「炸彈」?朋友少,只收到3個,但剛過去的這次「人情」,真的比一張金牛還要豁出去。
近年朋友的婚宴預我做司儀,已經開始習慣,但半年前收到這個朋友的電話,竟然找我做伴郎!不是不可以,而是從來沒想過,一連串的聯想隨即湧現:正經、傳統、晨早要出發、接新娘時被玩、擔心做錯事或不懂禮儀等等。不過,最終還是為這朋友獻上第一次。
從來,我認為這個應該由好朋友擔當的角色,好像比「兄弟」有更深厚與特別的地位,正如當伴娘的,沒理由是連新娘姓甚名誰喜惡習慣都不曉的路人甲乙丙來做吧!某程度上,電視電影裡的伴郎都是主角的所謂死黨,而一眾兄弟則多五湖四海的各路好友 ─ 也是朋友,交情足以換來一整天跟出跟入、造勢起哄、分工合作以做好一日結婚Event。也許這兄弟團中大部份已婚,對於傳統的儀式可謂從容面對,甚至像參加旅行團般「悠閒」;已經歷過一次,出門接新娘行禮斟茶擺酒送客,環節幾近一式一樣,看得出而失去興緻,兄弟們更像舊同學聚會。
原來,讓思想「打底」也是有用,如果沒有看過李安電影《喜宴》裡莫名亢奮圍著那對假新人起勢叫嚷的瘋狂賓客,也就想不出在這種傳統婚嫁禮儀裡有可能出現的最可怕景象!結果是,接新娘的遊戲尚可接受、出門行禮飲宴也順利進行,最「核特」的,就只有攝影師指導我們做著奇怪姿勢影相,以及排球式的那種打氣口號與歡呼叫喊。戲,真的要做全套!
1 comment:
我就是不喜歡這種攝影師, 很悶! 他日我結婚, 可以不用這種人人一樣的模式嗎?
Post a Comment